Tuesday, August 10, 2004

Music: Pop Dressed Classical Or...?


You buy 《isabella ep》, you get many gifts.

梁洛施Isabella日前發行了她的處女ep《isabella ep》。暫時已派台的歌曲共有兩首,分別是"愛到底"和"先苦後甜"。而"先苦後甜"是其中一首近日我很喜愛的歌曲。

"先苦後甜"由陳輝陽和艾爾加作曲,而陳輝陽亦負責編曲及監製(事實上這張ep,除了最後一首歌外均由陳輝陽監製)。艾爾加即是Elgar,一個古典樂壇的名作曲家。原來這首歌的副歌部分是來自他的"Salut d'amour",由於是一模一樣的搬過來用,所以在作曲人欄目也有Elgar的名字。不過,陳輝陽的做法並不同於一般的sampling(即是在歌曲中硬生生的加上一段古典音樂),而是在該段音樂頭尾再作長一些,直接把一段古典音樂變成一首流行曲。

這也不是陳輝陽第一次如此把古典音樂融入流行音樂中,較近期的鄭希怡"舞吧舞吧"有聖桑Saint-Saens,較遠的陳奕迅"給愛麗斯"有貝多芬Beethoven,楊千嬅"新世紀福音戰士"有巴哈J.S. Bach。

關於他的這種做法,可以有兩種完全相反的觀點。

第一種觀點是他是一個懶人,曲子也懶得去作。首先,那些古典音樂流傳了這麼多年,總不會是難聽的。而且,在一首已有的優美旋律上再加工應該是比自行創作一首新的旋律容易的。再者,古典作曲家也不會從墓穴中爬出來向他討版稅吧,版稅都是他獨享的。最後,使用古典音樂可以令他較為與別不同點,高格調一點。這種做法付出少,收穫大,看起來效率很高。

第二種觀點是他是一個有心人。他覺得古典音樂是值得大家認識的好東西,卻又好像很高深,使人望而卻步。於是他便用流行曲把古典音樂再行包裝,使他變得容易吞嚥一點。這種想法可以從他在余力機構《快活》大碟中對賦格曲fugue所作的介紹中看作一點端倪。

二種觀點看來都很合理,陳輝陽的想法更有可能是兩種觀點的混合。不過,不管陳輝陽的真正想法如何,他「古典流行化」的做法也一定會像Vanessa Mae, Bond和Maksim般招來古典音樂界的抨擊,也無影中方便了一些「扮野人士」。

***BTW, 前陣子由於我去了旅行,令這個blog荒廢了好一陣子。在此向regular readers說聲對不起(雖然可能你不會再看到這段文字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