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本身並不是太差,普通流行曲一首,但是配上這種名不副實的歌名,實在令人非常反感。為甚麼要巧立名目呢? 真的很膚淺。
PS. 突然想改用中文標題。^^
=============================================
後記︰
極少在文章張貼後,再作大幅修改,到底是當時的想法的一個記錄。之不過,與這首歌的作詞人郭薾多,在機緣巧合之下,為這首歌詞交換了些意見。郭薾多對於我這樣的批評,似乎非常不同意,重申自已不是「借歌名來出位」。另一方面,亦有詳細解釋這個歌名的由來,為甚麼不是巧立名目。原因他解釋了很久,但三言兩語並不容易綜合,幸好自家地方字數無限,就以後記形式,來一個搬字過紙。
「此詞靈感來源自,填《摩登時代》那幾天,我剛重看完差利的《摩登時代》、《城市之光》和《淘金熱》。當時我有個念頭,就是借默劇比喻情侶間相對無言的時候。更想借差利的喜劇來加強沉默的悲哀的諷刺感。歌詞裡所描述的景況是,情侶夜對無言,想借看電視打發時間,電視卻又播著默劇,反令沉默更顯得沉默。歌詞結尾亦為免讀者不明白而再為全詞作了一個總結,就是此《摩登時代》不及彼《摩登時代》。歌名方面,我選擇《摩登時代》為歌名的原因︰
1.差利的名劇
2.這正是現今情侶不時遇到的狀況, 摩登時代 = 現代
3.與歌詞內容提及的看電視情節有關 就是正在看"默劇經典"
4.靈感來源
5.夠荒謬諷刺 差利的戲都是笑片」
聽過一個說法,「文章一旦離開了作者,就再不是作者的東西」,說的是一篇文章如何被解讀,不在於作者的真正動機,而是在於讀者的理解。歌詞大抵都是一樣。與郭薾多談了好一陣子,了解到雖有巧立名目的果,卻未必有巧立名目的因。就是說,雖然仍然不認為這首歌,歌詞與歌名之間到底有甚麼關係。但也未必是故意為嘩眾取寵而命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