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ugust 20, 2006

News: 群群摩廈拔地起

近期,大家好像都對自己居住的地方關心起來。

是在國金二期斬斷港島山脊線時引起? 還是西九文娛藝術區發展令大家對「地積比率」這個名詞有了些概念? 也許還有嘉亨灣事件、還有添馬艦建政府總部、啟德發展等等事件,令大家對香港的有形發展,有了那麼一點點的關注 - 如果曾經於白天,在港島望向九龍站,仔細看過那幾座不論設計、外牆用色、高度都毫不協調的龐然巨物緊緊的靠在一起,像個燒烤爐般圍著興建的樣子,作為香港市民,對於本港,尤其是維港兩岸未來發展的關注,相信還不該只有一點點。

作為「要向股東交待」的發展商,只會考慮如何在不犯例之下,建最高的樓,向最多的海。根本沒可能期望他們會自動自覺,肩負社會責任,在發展時顧及整個社區的環境。所以,香港的面貌會如何,只能靠政府把關,出了亂子,政府也是責無旁貸。

不幸的是,前特首董建華的八萬五政策,偏偏鼓勵發展商在有限的地皮上多建單位,結果,近年落成的新物業,都是密度高度一般嚇人的摩天大廈。就當長沙灣、將軍澳、奧運站比較偏遠,可以建得密集些(事實上也真的過份密集),九龍站可是面對著維港,擬建世界級文娛藝術區的正後方! 那個樣子,可以印在明信片上嗎? 為甚麼會容許這種發展?

很多人說地產商治港,政府未必可以動搖發展商至高無上的利益,這類陰謀論與事實有多接近無從稽考。不過,既然政府可以強逼發展商保育老樹、歷史建築、興建社區設施。那為了保護香港的外觀,加入更多發展限制,相信都可以做到,只視乎政府有沒有這樣的意思,或者希望做到那一個地步。

今天八萬五已成歷史,加上民間聲音日益壯大,為免被指官商勾結,政府也樂得撥亂反正。例如早前無視長實等發展商反對,劃一收緊九龍塘的高度限制,就是一個例子。 除了逐步收緊各區的發展高度限制,又推出了空氣流通指引等等,不鼓勵太高、太密的建築群出現。甚至不惜收緊勾地表內貴重地皮、例如油街、中環街市等的發展限制,寧願收少一些公帑,我覺得是正確的方向。(但最終能否成功執行則另作別論)

不過,在可見的未來,仍然會很多很多高密度發展陸續有來,都與三個和政府有密設關係的機構有關︰市建局、地鐵和九鐵。不是官商勾結,卻是私相授受。

No comments: